《中国乒乓》是良心之作,邓超这次是真的被冤枉了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本文作者:爱水
上世纪末,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正式工的身份,我被学校分配到烟台西郊的某个国营工厂上班。
那是个省属的工厂,三四百人的规模。在那个时候的烟台,不算大,也不算小。
参加工作不久,在工厂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就获得了男子单打的冠军。
奖品是一条双人床单。纯棉线的,淡黄色的双人床单。前段时间,历经二十多年的蹂躏,这条床单已是漏洞百出,破烂不堪,被我丢弃了。
那个时候,国营工厂里的乒乓球氛围,虽然比不上六七十年代那么争先恐后,也还保持着上下一致的热情。
半决赛,我赢了称霸我们厂二十多年的老大,也就是说,我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是足赤的。
啰里啰嗦,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与其说是我个人在意淫过往,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我,打乒乓球水平,即便是现在,也是应该超出了普通人的高度。
好汉不提当年勇。实话实说,很多年不打乒乓球了。再不济,我看球的水平,不会因为我打球状态的下滑,而下降吧?
前两天,我在家里的付费网络频道里,观看了邓超导演的电影《中国乒乓》。
好像,片名后面还有个缀词,记不得了。也无关大碍。
今年春节期间,这部电影,因为突然撤档的关系,而为更多人所知晓。后来重新上档,貌似票房也不太理想。
我看过一篇关于这部电影《中国乒乓》的文章。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邓超之前拍了太多的烂片,骗了很多观众的电影票钱。
接二连三,把观众的心伤透之后,这部电影的失利,就是邓超的业报。
我是在家里的电视上,通过付费频道,看完这部电影的。
我查了一下,我的年龄,和这部电影的主创者,邓超和俞白眉,是相仿的。
也就是说,他们俩,和我一样,都目睹了,也见证了中国男乒,从坠入谷底,到绝地反击的这段历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看完这部电影后,第一时间,我就和身边人说,这是一部堪称史诗的,殿堂级的电影。
我本人,从小至今,一直都是个超级的体育迷。早在收音机年代,央广每天晚上九点四十五的体育新闻,很多年间,就是我标配的作息时间。
1989年春天,多特蒙德世乒赛,中国队0比5输给瑞典。我还是个小孩子,那天晚上,我在电视里,完整的看了比赛的直播。
1991年,千叶世乒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国男队输给了捷克。那场比赛结束的时候,是北京时间12点左右。我在学校的宿舍里,捧着收音机,浑身哆嗦,脸涨得快要爆炸了。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在14比9领先秘鲁队的情况下,被对手大逆转。
电影里重现过的哥德堡世乒赛,我也是看了电视的现场直播。正如电影表现的那样,第一场的王浩,在第二局比赛的后半期,我都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队,绝对能拿下这场比赛。
因为,赛前,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明确地播放了记者和蔡振华的对话。瑞典队的排兵布阵,百分百被我们抓住你。
体育的魅力,有很大程度,来源于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在莫名其妙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出现了,发生了。
哥德堡世乒赛,中国男队,输得莫名其妙。
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那时候,我在湖南郴州出差,在一座大山深处工作。
男队决赛那天,我历经千辛万苦,从大山里走出来,到了郴州城里,找到了一个可以看电视直播的地方。
我至今还记得,郴州的那座山,叫玛瑙山。山里的竹子,即便是我仰着头,都看不到竹梢的尽头。
那场比赛的细节,就不必多说了。
再回到这部电影吧。之所以打翻回忆的闸门,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的历史过往,唯一想要表明的就是,
和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一样,我们,是那个时代的经历人。中国乒乓男队,印记着我们的青春,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他们的浴火重生。
电影是艺术创作,纪录片是历史。创作可以允许个人发挥,历史却不能自由地进行文艺创作。
拍摄一部源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要有故事片的曲折波澜的情节,要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更不能拍成沉闷的纪录片的形式。
这几乎等同于,要求创作者戴着镣铐,在火中跳舞。其间的难度,不亚于上刀山,下火海。
艺术是可以有发散思维的,像《中国乒乓》这样的电影,可否有自由发挥的艺术空间?
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能看到的,或者说,除了极少部分我不了解的信息,还有片头,在意大利的那部分内容,黄昭在澳大利亚的父母的那些章节,
其它,几乎每一个镜头,几乎每一句台词,我都能对照到那段历史里的,所对应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中国乒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影镜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影台词,都是真实历史的再现。
毫不夸张地说,这分明就是一部艺术色彩鲜明的历史纪录片。
主创者的用心良苦,具体到了电影里每一个人名。电影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偏颇于绝对正面的,如我这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能够脱口而出真实的历史原型。
戴敏佳——蔡振华。男主角,带领中国乒乓男队走出低谷的功勋教练。
王盈——黄胜。蔡振华的妻子。
白民和——马文革。蔡振华回国带的第一个队员,也是中国男乒最低谷时期,唯一一个可以扛大旗的队员。
黄昭——王涛。电影里的扮演者体型很好,但是,依然被称作小胖子。是因为,真实的王涛,就是个腆着小肚子打球的胖子。
吕森——闫森,王涛的双打搭档。那时候,中国男乒真正的突破口,就是他俩的双打。
侯卓翔——刘国梁。不必多说了。
龚枫——丁松。
董帅——孔令辉。不谐音,却是会意的。
…… ……
连剧中人物的人名,都用心到了这个地步,可想而知,剧中的人物形象,又下了多少功夫呢?
在这部电影里面,除了片首的意大利之外,其他场景,出现在剧中的每一个人物,甚至都不需要特别强调,单单是看形象,就能够立即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做对照。
那位看起来憨态可掬的领导,分明就是徐寅生的翻版。
帅气的石凉,第一眼看上去,活脱脱就是我们英武的李富荣主任的再现。
至于队员,无论是王涛刘国梁马文革,还是孔令辉丁松,即便是不看台词,他们站在那里,就是我们熟知的模样。
最绝妙的,还是那些外国运动员。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卡尔松,包括韩国刘南奎,金泽洙,这些外国人,不但形似本人,就连一些细节的表情,打球时的小动作,一颦一笑,居然都能生动鲜明地展现出来。
我已经强调了,我是打过乒乓球的。三十多年来,中国国家男乒队的主力队员,至少也有三五十个了吧。这其中,他们所有的人,播放他们的比赛录像的时候,即便是把每个人脸都打上马赛克,我也可以一个不差的,单看他们的技术动作,认出这是谁的比赛。
此时此刻,这部电影里,演员们的比赛镜头,在我的眼前历历重现。
同时,那些真实比赛的场景,也叠加着的,一起浮现出来。
这部电影追求的细节,已经是纪录片的层级了。每一场比赛的比分,都是真实的再现。每一场比赛的进展过程,也都是历史的重演。
最难得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包括是哪只手持牌,打法什么样,标志性的动作,甚至,关键球的得分形式,都是历史的真实。
这其中,最牛的就是王涛的扮演者。他除了没有王涛本人胖之外,他的五官,他的发型,他的小表情,小动作,打球的线路,甚至于比赛时的呐喊,都是我们记忆里的那个王涛。
比如胶水。那些年,是横亘在中国乒乓球队的拦路虎。国外的,进不来。国产的,不合格。
比如让房子。蔡振华当了男队主教练,把房子让给了另一个教练(对,那个教练的本名,和电影里的人物名字非常接近)。蔡振华和老婆孩子,借住在央广的体育记者梁言的平房里。
比如白民和。真实的马文革,也曾退出过国家队。也是深受肩伤困扰。也是找了一个在训练局对面上班的女朋友。也是趴在宿舍的床上,拿着望远镜,看女朋友进进出出。
比如华明姐,志刚哥,指的就是邓亚萍和林志刚。那时候,这两个人谈恋爱,在国家队是人所共知的事。在食堂,两个人的对面座位,谁都不敢坐。
比如男队的队员们,包括孔令辉刘国梁,晚上集体翻墙出去的事,在那个年代,也是见诸于报端的事件。
比如戴敏佳,爬在二楼的床上,指挥队员训练,蔡振华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体育新闻也播放过。那时候,他有非常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比如浴室里,陈飞和龚枫打架。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丁松因此被开除出国家队,这间接导致了哥德堡世乒赛的憾败。
比如孔令辉。让国家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去欧洲打职业联赛,在那个时候,蔡振华遭受了国内舆论,铺天盖地的批评谩骂。
刹不住车了。
一篇观后感的文字,不应该如此啰嗦的。我也是情非得已。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波涛汹涌的陈年旧事,都一股脑的,争相奔涌出来了。
中国人,素来讲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乒乓球比赛,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
可是,一部电影,是赢是输,由谁说了算呢?
比如这部《中国乒乓》,从票房上来看,毫无疑问,投资方是输了。
从文艺创作上来说,邓超和俞白眉,不但证明了他们的极其用心,而且,也为中国,贡献出一部独一无二的史诗体的,殿堂级的电影。
这不但是中国电影的骄傲,也是中国体育的骄傲。
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因为邓超之前的烂片,而责怪到这部电影的头上,本也无可厚非。
好在,一部良心之作的好电影,是不会因为票房的不佳,而被永远埋没的。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大话西游》,《美国往事》……
最后,再说两句,
第一,邓超扮演的这个角色,无论是形似还是神似,都无限接近当年的蔡振华。
第二,瑞典的瓦尔德内尔,才是乒乓球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
无论男女,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