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等60种医用耗材纳入上海医保支付范围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耳聋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老年性耳聋患者群体数量巨大,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30%耳聋患者,而在70岁以上,这个比例就会达到50%以上。对于佩戴助听器也无法改善听觉的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是提升生活质量最好的解决办法。但过去,人工耳蜗价格高昂且需要全部自费,这让很多老人望而却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人工听觉中心主任李蕴表示。
为落实上海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28条措施”,经过专家评审,2023年10月1日起,上海市医保局将包括“人工耳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导管”、“脊柱用射频消融刀头”等在内的60种医用耗材纳入本市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群众就医费用负担将有效减轻。
10月25日,上海市医保局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60种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后,预计每年可为本市参保患者减负8.35亿元。这次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用耗材主要包括:
一是创新耗材。创新技术、创新耗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受益明显。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导管”为例,该技术具备超高分辨率,让医生能像拿着显微镜看血管一样,获得完整血管的信息,指导冠心病介入手术,实现精准治疗。纳入医保前,患者需要自费成像导管耗材费用13000元。以退休职工参保人员为例,纳入医保报销后,在三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仅需自付1040元,费用负担减少92%。
二是患者负担较重的耗材。高值医用耗材是群众就医费用的主要负担,也是此次纳保耗材的重点考虑范围。以植入性医用耗材“人工耳蜗”为例。植入人工耳蜗是治疗先天性听力损失以及老年性耳聋的重要手段。纳入医保前,人工耳蜗单侧植入的费用约需20万元。以退休职工参保人员为例,进入医保报销后,在三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仅需自付5.28万元,费用负担减少74%。
三是常见疾病治疗用耗材。这次纳入医保的耗材有部分为骨科疾病手术相关耗材,如“脊柱用射频消融刀头”是脊柱骨科中介入和微创手术常用的一次性耗材。对于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甚至顽固性腰痛患者都具有明确的疗效。又如“骨修复材料”,对于骨缺损修复术、脊柱融合术等多种术式都会用到,这类耗材的使用可以避免自体骨移植产生的取骨区疼痛等症状。这些产品纳入医保后,让更多的患者和其家庭能够更好缓解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
上海市医保局表示,今后将继续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临床价值高、技术成熟、群众负担重、基金可承受等方面,推动将更多优质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同时,促进本市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助力本市公立医院和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健康水平。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前期,上海市医保局发布了《上海市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工作规范(试行)》,明确了医用耗材医保准入规则、程序,标志着本市耗材纳保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表示,60种医用耗材涉及心脑血管、消化、泌尿、肿瘤、骨科等治疗领域,患者受益面广,特别是“人工耳蜗”、“成像导管”等耗材的纳入,可助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上海乃至于长三角和全国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