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家”到“小区”再到“小镇”,静安居民自学理发手艺服务居民数十年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让我们走进彭浦镇永和一村,了解数十年如一日帮助居民义务理发的公益达人——凌爱华的故事。
自学成才,数十年如一日为居民理发
“爱华,你怎么在这里理发啦?”在农历兔年首场“彭彭便民服务”活动的举办地——彭浦镇党群服务中心七彩大厅,有老人在爱心理发摊位前认出了凌爱华,惊喜发问。
“对啊!哪里有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凌爱华爽朗地答,笑声如银玲般清脆,脸上一对苹果肌绯红。
10年前,在永和小区的首场便民服务活动现场,也曾有围观老人发问过,不过是这么问的:“爱华,你怎么会理发的啦?”
“对呀!我自学的,您要不要来理一个?理得不好不要见怪咯!”她当时这样回答。
今年64岁的凌爱华是一名热心的楼组长志愿者。起先,她并不会理发。说起学理发的动机,她笑说:“本来想自己学会了就能在家帮孙子理发,哪知会被我们这里的第一任居民区书记陈金秀看中,选我出来为居民服务。”
2013年,永和一村等自然小区筹建居委会,当时正是缺志愿者的时候,了解到凌爱华很热心又有理发手艺。陈金秀“三顾茅庐”,邀请凌爱华“带着手艺走出家门”。
“一开始我其实是挺犹豫的,虽然退休了,但我有两个孙子要照顾。孙子们都还小,一个3岁、一个9岁,正是需要花精力照顾的时候。”
后来,凌爱华还是被居委干部竭诚为居民服务的一颗心所打动,决定克服“小家”的困难,走到“小区”中来,为居民义务理发。
随之,凌爱华在居委干部的推荐下,加入彭浦镇老年乐园组建的便民志愿者服务队,从“小区”走到“小镇”中来,每月在18个居民区轮流为居民提供爱心理发服务,风雨无阻。
最近,凌爱华又来到彭浦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做“摊主”,每周四都准时出席“彭彭便民服务”公益活动。
10多年来,凌爱华的两个孙子已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而她手里的剃刀、剪刀等理发装备家私也更换了足足有20多套,义务为居民理发上千次。
上门服务,为高龄困难老人免费理发
“我经常上门的小区有五、六个,万荣新苑算一个。长期服务的老人有十多个吧,望景苑有3位老人是我服务的,美景雅园里有两位90多位的老人也是……”凌爱华小心翼翼地展开两张印有彭浦镇各居委会通讯地址的纸,认真掰着手指头算。
凭着这两张纸,1只装着理发工具的红色双肩背包和1部手机,凌爱华穿梭在小镇的里弄巷道,找到老人的家门,并上门完成爱心理发服务。哪里的老人有理发需求,哪里就有凌爱华背着背包上门的身影。
凌爱华的工具包里,整齐摆着两套理发工具。问及原由,原来为了防止剃刀没电等情况发生,为了不让有理发需求的老人失望,这些年,凌爱华永远是背着两套设备出门。
农历兔年期间,凌爱华还应邀帮镇里的几位老人上门理了发。其中,有一位家住汶水路649弄7号的九旬老太太,由于常年不能下楼,加上过年期间少有理发店营业,提供上门服务的理发店更是少之又少,只能任头发把耳朵遮挡得严严实实的。
凌爱华帮老太太理完发后,拿出手机,开启照相模式当镜子让老太太看看新发型。老太太看到自己的短发,可高兴坏了,感谢的话说个不停,直言:“大过年的还麻烦你,真不好意思,太谢谢你了!头发太长,我难过得要命,剃完头终于轻松了。”看到老人高兴地笑了,凌爱华也甜到了心里。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就像这样,凌爱华成为了小镇许多老人的“御用”理发师,每隔一两个月,不等其家人打电话来邀请,她就会主动联系,问需于老人,分文不取。
“爱华,帮我理个游泳头,耳朵那里抄短点。”“爱华,我想染这个颜色,你觉得好看不?”这些年,由于深受居民的信任和欢迎,有些爱美的居民甚至还提出了个性化的美发需求,有的拿来手机上的发型图请凌爱华现场设计,有的买来染发剂请凌爱华帮忙参谋和染发。
“您的头型有点扁,我帮你把两侧垫一垫。”“您染这个颜色显白、显年轻,灵的!”凌爱华这位非专业出身的美发师,成为了居民们信赖的“美发顾问”。
“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别的小区都在团TONY老师,我们都不用团,直接找爱华来帮我们理。”居委干部说。当时,凌爱华应居民邀请,在自家楼旁边的过道上支了一张凳子当作简易的爱心理发摊位,分批次帮小区的长发居民们理了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