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到宜,社区如何透出“幸福之光”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如果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阳光、土壤和空气。那么良好的社区环境,对于居民而言,就是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
家门口就有公司班车,步行至轨交10号线也仅需3分钟,小伙入住保租房,在新家开启新生活;进门有智慧大屏,出门可“一键叫车”,社区政务服务“便利店”新年添新功能,全力当好服务居民的“店小二”;“雨天漏水、伏天桑拿”不复存在,楼道环境整治与“美丽家园”工程“携手并行”,让更多“美好新图景”走进现实;路面平整了,积水坑没有了,每日必经之路的“大变样”变到了居民的心里……
从安居到宜居,一字之差,如何真正做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看看杨浦各社区给出的“民生答卷”。
家门口就有公司班车,步行至轨交站点仅需3分钟——小伙“一家三口”在杨浦的新家开启了新生活
家门口就有公司班车,步行至轨交10号线也仅需3分钟。“我早上一般7:30起床,7:50在门口坐上公司班车,基本上8:20就坐在办公桌前了。周边买东西也很方便,像周末我们经常会去悠方生活广场或五角场逛一逛。”新的一年,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的青年职工董力源“一家三口”在新江湾城的新家开启了新生活——董力源不仅能和女友一起养猫,通勤也方便了不少。
在这套两居室的公寓内,除了有独立的卫生间,还配备了滚筒洗衣机、热水器等日常家电,也有独立阳台。社区还自带约 3000平方米的商业配套以及约8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开放式的体育设施,共享洗衣房、共享厨房、公共客厅、健身房等配套。
“原来我和女友一个住杨浦,一个住长宁,一直是和别人合租,现在终于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了。”董力源入住的这套约60平方米的公寓位于国泓路上的城投宽庭江湾社区,是上海城投建成运营的租赁住宅项目,共建有171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绿色环保、开放共融,这些更符合当今年轻人的住宅要素在这个新社区规划中都有所体现。比如社区间设计的“开放式街区”,以楼栋自然围合成“生活院落”,可由社区居民共同打造中心花园,也可在连廊围成的庭院中享受静谧时光。
安居才能乐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今年以来,杨浦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建设步伐,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陆续上市。
据悉,保障性租赁住房第一阶段是集中配租,主要面向重点企业引进的人才、大学应届毕业生等。随着集中配租工作告一段落,目前社区已进入常态化配租阶段。符合在上海有工作、住房困难等相关准入条件的对象,即可通过线上选房的方式来提出申请。登录“随申办”,搜索“我要租房”,就能看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房源。
记者了解到,该社区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力户型以一居室为主,建筑面积在29到34平方米,占比约53%,价格在4900元左右;同时,为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社区还提供一室一厅约46平方米、一室两厅约66平方米、两室两厅约73平方米、三室两厅约99平方米等户型,价格在5900元到13000元。上海城投置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第二管理部副总经理黄奕萍介绍,“租赁价格是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周边房价的调研,为同地段市场租赁价的9折。”
自2018年以来,上海城投集团通过市场招拍挂、存量商办改造、商品房配建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推进租赁住宅项目建设运营。预计到2024年,城投宽庭将有七个社区陆续投入运营,落实房源约15800套,建成交付后可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
边办事边遛娃,办完出门还能“一键叫车”——在社区政务服务“便利店”,“线上零跑路、线下最多跑一次”
如今,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窗口大屏一目了然、办事大厅宽敞明亮、休息区域温馨舒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在排队等候的过程中,带娃的居民无需为孩子的托管问题烦恼,因为这里有五彩斑斓的S型圈椅;对于年纪稍大的居民来说,坐在软皮单人沙发上歇息一会儿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便民服务区,还提供血压仪、体重秤、手推车等设施。
上个月,经过一年多的改扩建,延吉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新开门为居民提供服务。“街道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除了满足基本功能性要求外,要特别注重‘软硬兼施’和‘适合全龄’两大特色。”中心办公室主任陆勤介绍。
一踏入服务大厅,记者就看到一面超大电子屏,中心采用3.0版社区事务受理信息系统,上面展示了辖区内睦邻片区15分钟生活圈的状态,详细罗列了大数据信息,智能读取办事信息,统计等候时长、办理时长、受理件数,实时展示受理数据,实现智能调配窗口等候的人流,并进行预判,也会反馈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
服务大厅现有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分为引导咨询、休闲等候、窗口受理、后台协同、特色服务、综合办公、档案资料、自助服务这八大功能区域。八大功能区域均是严格按照全市5A级事务受理中心的标准来规划设计的。
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内,居民沈老伯在操作“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自助办理业务:“无需取号排队,办事速度比以前快多了,按键也不是很复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工作人员帮忙指导。”
刷身份证、随申码进入,只需轻触指尖,就能把事办妥。自助服务终端支持人脸识别、刷证办事等功能,集成医保个人信息查询、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查询、信用报告查询、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打印、新版社保卡开通、居住证积分查询、居民电子证照打印等多条线业务事项。值得一提的是,自助服务终端增设“沪语引导”功能,方便上海的“阿姨爷叔”根据提示语音办理。
走出中心,在出口处,记者遇到了居民姜女士,她正在操作一个智慧屏,“这个机器操作起来挺简单的,我办完事可以坐在沙发上等出租车来。”这是延吉辖区第一台“一键叫车”智慧屏,没有繁琐的注册流程,只需走到屏幕前,经过输入手机号、接收验证码等简单步骤即可完成操作,成功叫到车。而且,整个过程居民无需手动定位选择当前位置等详细信息。
在年初完成整体升级改造之后,延吉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一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便利店”,增加服务举措、统一服务标准、再造服务流程,接下来,为方便居民少跑路、少往返,中心将不断实现业务办理智能化、便民服务高效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力当好政务服务“店小二”,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多点办、马上办、一次办”,以“小窗口”托起“大民生”,“小细节”传递“大温暖”。
在楼顶“抠细节”,“雨天漏水、伏天桑拿”不复存在——“美丽家园”工程与楼道环境整治“携手并行”
外墙粉刷一新,是当下流行的奶油色;管线排布有序,地面平整,窨井盖也换成了统一的样式。民星路400弄小区居民忻先生今年70岁,是这里的“原住民”,看着小区如今的模样,谁曾想,小区的“旧貌”一度让他动了搬家的念头:“我住在这里二十多年了。变化很大,环境提升了很多。我家在六楼,原来一直漏水,现在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民星路400弄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屋顶漏水、积水不畅等小问题经常出现,时间久了就变成了居民的大烦恼。
小区业委会成员洪流也住在6楼顶层,对忻先生的遭遇是感同身受,“之前雨天漏水、伏天桑拿是常有的事。”而且,老房年久失修带来的困扰还经常引发邻里矛盾。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殷行街道相关负责人实地走访,充分发挥“三驾马车”作用,于2021年底完成小区美丽家园改造,平顶变坡顶修缮项目是其中的“众望所归”。施工过程中,居民代表、设计单位、三驾马车等多方不断丰富、完善、优化方案,“抠细节”,竭尽全力让修缮项目“修到百姓的心坎上”。
“变化最大的就是我们六楼,改造完成后,我有时出门碰到我们小区居民,他们都说我们老楼现在也是冬暖夏凉了。这也跟居委会的努力分不开,比如新来的居民区书记,他很年轻,30多岁,能力挺强的。反正只要居民产生矛盾,他就上下协调,到街道、跟施工单位都协调,所以我们这里总体还是比较和谐的。”洪流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殷行街道已完成20个小区的“美丽家园”工程。街道管理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将党员力量延伸到“神经末梢”,成立“自治小组”,从居民的身边“小事”抓起。针对居民区老式公房多、楼道脏乱、违建等通病,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明确了“楼道堆物不清理干净,美丽家园建设项目不开工”原则,针对高楼内私自搭建的防盗门等违建,联合城管部门上门告知,将引导自拆与开展助拆相结合,研究制定“一户一策”,确保整治工作的精准、有效开展,让“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走进居民生活。
“路面平整了,积水坑没有了,我们心情也舒畅了”——每日必经之路的“大变样”,“变”到了居民的心里
对于很多老旧小区来说,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属于“通病”。一个月前,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黄兴路118号小区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因为这段路是小区的出入口,每天我都要拖着买菜车从这里经过,因为路面不平整,之前有好几次都差点摔倒。”居民王阿姨说。
一个月后,“路面平整了,积水坑没有了,我们心情也舒畅了!”居民们对顺利完成的小区道路微改造项目十分满意。
这条居民每日必经之路的修缮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
黄兴路118号小区共有居民112户,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一半以上。小区出入口位置的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若是晴天还好,每每到了阴雨天,居民出行踩上一个个水坑,不仅会把鞋子打湿弄脏,还有可能摔倒。
“这个安全隐患必须尽快消除,至少要保障居民的日常出行不受影响。”为此,富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梅第一时间向街道自治办申请了“自治经费”,并联系小区业委会积极参与这个自治项目。
因为黄兴路118号小区情况特殊,只有一栋居民楼,但因周围有商务楼的缘故,平日很多车都会停在这个出入口一侧。在前期开会时,业委会就协同物业联系了在此停靠车辆的车主,全力保障后续施工过程的快速、有序。华梅告诉记者,施工前,“三驾马车”会议就召开了数次,大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希望尽快为居民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小区业委会成员在走访时发现,门口的窨井盖也已老旧损坏,若不及时修缮,将会出现雨水堆积、下水道和污水管堵塞的情况。于是,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居委会协同业委会将小区的57个窨井盖全部换新。
自此,老人们在此走路更放心,孩子们也有了更安全的玩耍空间,新修缮的路面不仅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还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如何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个问题,大桥街道自治办联合富阳居委会给出了令居民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