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上海路演:从“王大锤”到调查记者“韩东” 白客转型顺势而为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王珂然3月25日报道:现实题材电影《不止不休》正在热映中,这是一部讲述“调查记者”与“乙肝歧视”的电影,最打动人的莫过于“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昨日,导演王晶、领衔主演白客抵达上海,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学生进行映后交流,影片声音指导张阳、美术指导刘维新还通过连线的方式,分享了幕后创作故事。
“撤稿风波”引发交锋
电影拍摄于3年前,那时候饰演黄江的张颂文还没有“狂飙”,只是韩东(白客饰)的报社带教师傅,一位资深记者。电影监制为贾樟柯,导演是《江湖儿女》《山河故人》《天注定》的副导演王晶。讲述了2003年的中国,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韩东怀揣记者理想,不顾家人阻拦离家来到北京应聘一家报社,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记者理想的故事。
初出茅庐的报社实习记者韩东试图通过一篇报道,去改变一亿人命运的励志故事。甚至可以说,《不止不休》把主题已经打在了名字上,既是指外界对乙肝患者不止不休的讨论,也指新闻人为追求真相从不停歇的脚步。
在影片“师徒交锋”片段中,韩东、黄江师徒因为撤不撤稿发生争执,韩东在调查新闻中发现了“代检”背后的更多无奈,试图用另一篇报道为弱势群体发声;但是作为资深记者,黄江却认为记者“一定不要让同情心牵着鼻子走”。一场撤稿风波呈现出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也展现出记者在时代洪流中对于正义的坚守。
路演现场谈及撤稿风波,白客表示,这是影片一个小高潮,撤稿行为在别人看来不够冷静,但对韩东本人来说,是他冷静下来做的判断。他一开始对乙肝患者代检有想法,通过调查又有新角度看待,当一个人从很多角度看待问题时,就不是冲动的,所以他想撤稿重新写一篇,绝不是一时冲动。
用记者的一支笔,一个人为一亿人发声。白客说,为无限接近角色,主创们还专门到报社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我们拍摄报社戏份时,除了几位演员外,其他人都是真实的新闻从业者。我随意发挥的台词动作,有时候还会被他们抓出漏洞。大家常常一起讨论这么做对不对,话怎么说更像业内人士。”
被问到这几年从喜剧转向其他更多题材影视剧转型时,白客坦言自己是顺势而为,最早拍喜剧也是朋友们凑在一起“玩”出来,也是因为没有演员只能自己上,不存在说是自己主动选择喜剧这条路,其实都是些“意外”,以后拍什么戏肯定也是顺势而为。“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有热情的其实是足球解说”,白客开玩笑说,现场气氛热烈。
幕后细节还原年代感
《不止不休》的背景设置在2003年——纸媒的黄金时代,影片中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布景、音乐方面都做旧感十足。现场连线中,美术指导刘维新透露,那个年代离我们不远,同时又是模糊的,要保持那时建筑结构、风格样貌有一定难度,视觉是骗不了人的,需要明确找到那个年代典型符号,为此线上线下淘了许多旧物,通过置景、道具、空间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营造2003年的氛围感。美术组还前往新京报社采风了一段时间,电影里报社装潢等细节都是从新京报社的工位上“偷来的”。
声音指导张阳也表示:“2003年到现在有很多声音都消失了,需要重新打开记忆,去回忆很多那个年代的声音,才能让电影更真实地带给现在的观众。”
电影中韩东涉及的几个新闻事件,也是真实发生的。山西矿难、乙肝歧视……当时都经过媒体不断的报道,真相被揭开。有媒体人看完电影后直呼,难得地唤起一段记忆,重温一下纸媒为王时期的“新闻理想”。
现场,有学生提问导演《不止不休》片名的含义,王晶称:“这四个字用作我们的片名,同时涵盖很多含义,一方面是行动或者精神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我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同时,导演王晶还用片名鼓励大家:“在最好的时代坚定自己的信心,像片名一样不止不休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是最好的。”
电影《不止不休》由白客、苗苗、张颂文领衔主演,宋洋特别出演,王奕权、周野芒主演,秦海璐、胡天渝友情出演。陌陌影业有限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联瑞小树苗影业有限公司出品。